【領導解讀】乳山市發展和改革局局長徐忠波解讀《乳山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
  • 發布日期:2021-09-08 15:54:59
  • 文章來源:乳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點擊次數:

乳山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部署,按照《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確定的方針政策,根據山東省委省政府以及威海市委市政府相關要求編制。本規劃綱要主要闡明乳山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是全面依法履行政府職責、引導市場主體行為、制訂實施各類規劃和相關政策的重要依據,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下面我介紹一下乳山市“十四五”規劃編制的有關情況。

一、出臺背景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科學謀劃和推進“十四五”時期的發展,對于我市妥善應對國內外發展環境變化,有效化解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增強發展的活力和競爭力、鞏固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果、加快新時代現代化強市建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市發改局承擔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編制任務。我市“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自2019年7月份正式啟動,先后完成了35個課題研究和28個專項規劃編制以及193個重大項目謀劃工作。全市的總體規劃綱要委托山東大學和山東省社科院聯合課題組協助編制。2021年1月28日通過了省發改委、省宏觀經濟研究院、山東財經大學、山東建筑大學專家組的論證評審,專家組一致認為,《規劃》符合中央和省市建議精神,站位高、定位準,邏輯清晰、架構合理、內容全面、重點突出,確定的“十四五”發展目標、發展定位緊扣乳山市級,重點任務明確,路徑措施得當,具有較強的前瞻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是一個高質量的規劃。

二、主要內容

規劃綱要總共分11章、45 節,設11個專欄。主要分總論、分論、保障3個大方面。

(一)總論部分。主要闡述了規劃的發展基礎、形勢環境、總體要求、發展目標。全面回顧了我市“十三五”期間經濟社會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明確了2035年遠景目標以及2025年發展目標。提出“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系統觀念”6項基本原則;實施“產業立市、精致建市、人才強市、開放活市、富民興市”5大發展戰略;明確“全力打造母愛文化彰顯、綠色包容和諧的新時代美好乳山”的發展定位,著力將乳山建設成為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先行區、幸福威海精致城市次中心、現代產業集聚發展新高地;實現“制造業強市建設、文化旅游業發展、交通設施建設、精致城市建設、鄉村振興建設、海洋強市建設”6個重大突破,力爭全面縮小與威海其他區市的差距。

(二)分論部分。主要闡述了“十四五”規劃期間經濟社會發展的9項重點任務。

1.產業發展方面。重點打造經濟開發區和濱海新區兩個產業發展核心聚集區,聚集重點園區、重點產業,沿山景線、海景線科學布局產業,加快形成“雙核引領,點線突破”的產業發展空間布局。提出大力提升骨干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引導中小企業集聚,立足裝備制造、食品加工、紡織服裝3個傳統產業,培育壯大健康文旅、現代海洋、新能源3大新興產業,大力實施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著力構建“3+3”現代產業集群。

2.精致城市建設方面。提出促進三區融合發展,其中主城區實施“東拓展、西提升、南延伸”,進一步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濱海新區打造全國知名的濱海康養小城,不斷提升人口和經濟的集聚能力;經濟開發區建設“產業聚集、美麗宜居、生態綠色”的特色新區。提出推進精致城市建設,擦亮“母愛乳山”城市特色,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創新城市治理模式。提出提升基礎設施水平,建設通達便捷的交通體系,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新型網絡基礎設施提升工程。

3.鄉村振興方面。提出提升農產品綜合生產能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農業科技創新工程,全方位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出打造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聚力推動樣板片區建設,完善產業鏈條擴大品牌優勢,穩步發展畜禽養殖業,培育規模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出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強化小城鎮服務功能,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推進特色美麗鄉村建設。提出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促進城鄉人口雙向流動,吸引多層次人才投身鄉村建設,深化農業農村領域改革,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4.海洋強市建設方面。提出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構建現代水產種業體系,著力打造“藍色糧倉”,大力發展海洋生物制品產業,推進海洋文旅融合發展。提出建設現代化特色貿易港,優化港區功能定位,加快發展臨港倉儲、冷鏈物流、海運商貿等產業,打造膠東半島和日韓間貿易港,實施港航擴能工程,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提高運營管理水平,推動港產城融合發展。

5.融入新發展格局方面。重點深化對內對外開放,推動外貿提質增效,提升利用外資規模和質量,深度參與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區建設,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主動融入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同時提出釋放居民消費潛力,拓展有效投資空間,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著力優化營商環境。

6.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提出優化生態安全空間格局,形成“兩心、兩廊、四灣、一帶”的山海生態格局,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7.文化建設方面。提出塑造新時代文明新風尚,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做大做強文化產業。

8.社會事業發展方面。提出加快發展優質現代教育,提高就業質量和收入水平,全面推進健康乳山建設,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統籌推進其他社會事業。

9.社會治理方面。提出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扎實推進平安乳山建設,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完善創新社會治理模式.

(三)保障部分。提出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更好履行政府職責,更大程度地激發各類主體的活力和創造力,確保完成規劃確定的發展目標和任務。

下一步,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將按照規劃的總體要求,全面依法履行政府職責、引導市場主體行為、制訂實施各類規劃和相關政策,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全面建設新時代美好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