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案例簡介
關 鍵 詞: 人才鏈、教育鏈、創新鏈、產業鏈、新質生產力
涉及領域:勞動力市場監管
服務對象:群眾
取得成效:打造了“青才乳山”品牌,搭建青年就業服務站,加大了校企合作力度,引進青年人才1300人以上。發揮了人才服務聯盟作用,拓寬了“青才卡”覆蓋率。做好了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英創會等人才交流活動組織動員,增加進站博士2到3名。組織人才項目選拔推薦,培養儲備高層次技能人才2個以上,申報首席技師3個以上。
案例詳情
一、筑好人才鏈,強化人才招引工作。建立企業“引才大使”制度,提供“一對一”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就業服務,先后組織46家企業參加18省市“名校直通車”等21場校園招聘活動,引進青年人才1480人。構建企業聯系服務機制,促成威海恒邦等企業與東北石油大學、西南石油大學等8家高校建立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借助山東外事職業大學和3處博士后工作站(基地)等引才平臺。
二是優化教育鏈,夯實人才培養機制。打造“學校+學校+企業”的校校企合作模式,威海技工學校與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山東銘航科技有限公司達成合作,根據企業需求,學校間進行“接力”式培養人才。目前,已為企業輸送人才38人,在讀52人。
三是激活創新鏈,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開展“企業高校行”活動,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山東大學等30余所高校建立高層次人才招引合作意向,每年為企業協調引進高層次人才近20名。同時,積極組織企業申報人才項目和參與競賽。目前,已為各類人才發放山東惠才卡10張、威海英才卡34張、乳山青才卡498張。
四是育強產業鏈,激發人才助力新動能。指導11家企業開展技能人才自主評價,累計評價高技能人才1000多人。同步在威海恒邦試點開展“雙自主”評價,累計評選初級技術職稱8人。先后組織企業申報齊魯首席技師、山東省技術技能大師等高技能人才項目。截至目前共獲評齊魯首席技師5人、威海市首席技師23人。5月16日,乳山市探索“四鏈融合”人才服務引育模式入選山東省人社廳人社領域營商環境“揭榜掛帥”活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