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將《乳山市漁港經濟區建設規劃(2024-2030年)》起草有關情況說明如下:
一、制定背景
以推動海洋漁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按照“政府牽頭、統籌規劃,市場運作、綜合開發,依港養港、多業發展”的方針,陸海統籌,推動形成以乳山口漁港、南泓漁港為核心,著力發展海洋牧場、水產種業、海水綠色養殖、海洋生物制品、港口碼頭、休閑旅游等,打造成為集漁業生產、水產品加工、水產養殖、休閑漁業等產業融合發展的漁港經濟區,培育海洋經濟發展新動能,打造海洋高質量發展要地,建設海洋強市。
二、決策依據
按照《全國沿海漁港建設規劃(2018-2025年)》《山東省漁港經濟區規劃(2021-2025年)》及《關于開展2025年國家級沿海漁港經濟區項目摸底工作的通知》((2024)農漁(行發)便字第295號)要求,國家級漁港經濟區項目申報單位應委托具有漁業或農業相關領域乙級以上資信等級或設計資質的單位,編制項目范圍內漁港經濟區的建設規劃,重點對智慧漁港、平安漁港、綠色漁港、產業漁港等項目進行規劃。
三、制定過程
根據我市對漁港經濟區建設工作安排,多次赴項目現場調研我市漁港規劃建設情況,并召集發改、行政審批、自然資源、交通運輸等部門,開展國家級漁港經濟區建設規劃及方案編制工作座談會、項目申報會等,在前期調研、咨詢論證、修改完善的基礎上,形成了征求意見稿,并面向社會征求意見。2024年12月17日,經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出臺《乳山市漁港經濟區建設規劃(2024-2030年)》。
四、制定意義
漁港既是漁業安全生產最重要的基礎設施,也是開發海洋生物資源的重要基地和樞紐;是沿海眾多中小城鎮的重要依托,也是海洋漁業向海發展的“起錨地”。隨著海洋漁業等產業的持續發展和沿海城鎮建設的不斷推進,漁港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綜合功能逐步拓展。為進一步促進全市漁業經濟發展,優化產業結構,科學規劃建設漁港經濟區,特制定本建設規劃。
五、內容解讀
《乳山市漁港經濟區建設規劃(2024-2030年)》對漁港經濟區所在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建設基礎現狀進行分析,科學提出漁港經濟區建設的規劃范圍、規劃布局、實施計劃和建設目標等,并提出保障規劃實施的措施。
1.現狀條件:該部分包括漁港經濟區政策依據以及我市所具備的交通、自然資源、經濟基礎、漁業設施、區域規劃等漁港經濟區建設的必要基礎條件。
2.規劃范圍:核心規劃范圍包括乳山市各個漁港港界范圍及其產業發展所依托的相關海域、陸域、岸線、漁村漁鎮以及產業腹地等,涵蓋乳山口中心漁港、南泓漁港、和尚洞漁港、乳山口鎮、海陽所鎮、銀灘及附屬海域。
3.規劃布局:按照“兩核一帶兩區”的總體布局(“兩核”指的是乳山口漁港經濟發展核及南泓漁港經濟發展核;“一帶”指的是山東半島南岸沿岸漁旅經濟發展帶;“兩區”指的是乳山口海產品產業集聚區和現代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在現有海洋產業發展基礎上,以乳山口漁港為核心,以南泓漁港、和尚洞漁港為重點,打造基礎設施齊全、特色明顯、功能互為補充、產業合理完善,輻射帶動全市漁業高質量發展的漁港經濟區。
4.建設任務:“乳山漁港經濟區”中長期建設內容包括包含智慧漁港、平安漁港、產業漁港和綠色漁港4大類工程及配套漁業產業項目。
5.建設目標:(1)現代漁港綜合管理體系基本形成。通過漁港管理服務信息化技術與漁港生產管理的融合,建立一個集漁船、漁港、漁民、漁獲物于一體的數字漁港管理系統。(2)現代漁港體系基本成型。完善漁港基礎配套設施,改善漁港生態環境,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設施完備、生態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漁港體系。(3)壯大漁業產業體系,實現高質量融合發展。重點培育水產品進出口、冷鏈物流、水產品交易及精深加工、休閑漁業等產業,實現漁業從傳統捕撈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轉變,推動漁業經濟轉型升級。(4)振興漁鎮漁村經濟。支持漁村公共基礎設施及環境美化設施建設,推動民宿、漁家樂、海釣及體驗式休閑漁業的發展,宣傳推廣休閑漁業特色品牌,促進漁民轉產轉業。
六、其他事項
解讀單位:乳山市海洋發展局
聯系人:潘玉蘭
辦公電話:0631-6873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