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在變,技術在革新,非遺文化也在“變”與“不變”中更迭傳承。
一支鉤針、一團線,一雙巧手左右開弓,一件件圖案豐富的鉤花在指尖綻放……在威海乳山金匯工藝品有限公司鉤織傳承發展工作室,非遺傳承人于淑蘭正在向稅務人員展示鉤花的制作過程。
威海乳山鉤織技藝起源于上世紀初,距今已有100多年歷史。2016年入選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產業具有“透、彈、密、柔、活”的藝術風格,圖案豐富美觀,色調高雅大方,極具中國傳統民族特色。
“傳統產業不等于守舊,而是要在不斷創新中獲得發展機遇。”于淑蘭介紹到,“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工藝的傳承與發展中,‘有情懷’而無效益成為工藝傳承的桎梏,好在經過幾代人鉤織人創新,乳山鉤織已經從初期的鉤織盤墊、桌布、沙發巾、電視套等手鉤裝飾花樣發展演變出漂亮的女性手工鉤織服裝,2022年乳山鉤織服飾品牌DENNISWANG成為中國國際時裝周合作品牌。”
歷經四代傳承,幾經興衰沉浮,于淑蘭在發揚傳統、謀求創新的持續探索下,乳山鉤織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如今,鉤織產品銷路廣了,乳山鉤織服裝制作所需要的專業手藝人也越來越多,企業吸納并教授周邊村鎮婦女60余名學習 鉤織技藝,實現鉤織技藝的發展傳承與群眾‘家門口就業’的雙贏。”乳山金匯工藝品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王長波介紹到,“隨著訂單的增多,相關涉稅問題也隨之而來,稅務干部詳細講解了職工教育經費界定范圍,出口退稅適用政策等內容,輔導我們填寫免抵退稅申報表,開展涉稅風險排查,助力企業合規經營。”
下一步,國家稅務總局乳山市稅務局將聚焦非遺產業高質量發展,圍繞其需求和特點,積極引導企業合規經營,在業務輔導、政策落實、訴求響應上提速提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