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大家好。今天參加訪談得是乳山市海洋發展局黨組成員、市海洋經濟發展中心主任李強同志,歡迎您的到來。
【主持人】:李主任,請您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市目前漁業產業發展的總體方向。
【乳山市海洋發展局黨組成員、市海洋經濟發展中心主任李強】:好的,在漁業發展方面,我市主要貫徹落實山東省《海洋強省建設行動計劃》、威海市《關于加快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實施方案》等相關漁業發展規劃,充分發揮政策效益,穩定政策實施,增強漁業基礎設施、創新示范、公共服務能力,聚焦水產種業、綠色健康養殖、水產品加工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實施漁業發展重點項目,提升產業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推動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有機融合,促進漁業高質量發展。
【主持人】:水產種業是整個漁業產業鏈的基礎性核心產業,請您介紹下我市目前水產種業建設情況以及我們下一步的方向。
【乳山市海洋發展局黨組成員、市海洋經濟發展中心主任李強】:在“十四五”期間,我市海洋種業逐步升級,圍繞威海市“2+5+N”現代水產種業發展體系,規劃建設以徐家鎮為核心的現代水產種業園區,打造水產種業基地5處,推動水產種業規模化、集群化發展。同時強化產學研合作,與科研院所高校建立合作關系,重點開展圓斑星鰈、牡蠣、海參等苗種技術研究,為全市海洋育苗育種提供技術支撐。下一步,我們的首要目標是育種能力提升,根據現代種業發展的需求,突出薄弱環節,突出主要品種,突出優勢區域,支持建設一批現代化水產種業基地,進一步提升育種基礎設施,改善育種條件,增強企業育繁推一體化發展能力。
【主持人】:李主任,很多企業比較關注水產種業方面有沒有扶持政策,扶持方向有哪些,請您簡要介紹下。
【乳山市海洋發展局黨組成員、市海洋經濟發展中心主任李強】:按照威海市海洋發展局印發的《漁業高質量發展補助資金支持項目申報指引》,在水產種業方面,重點扶持育種能力提升、水產良種培育、水產原良種場建設。育種能力提升方面,項目選址要符合當地產業發展、土地規劃,建設用地具有合法手續;建立健全水產良種培育組織領導機構,與科研院校開展水產育種制種實質性合作,簽訂長期合作協議,開展保種、選種、育種科研合作。主要扶持新建保種、選種、育種等基礎設施;應用工廠化循環水、尾水處理等水處理系統,配套育種管理數據庫、遺傳育種平臺、動物無害化處理、水產苗種疫病防控、養殖設施、節能減排、智能控制、機械化智能化信息化等先進設施設備,購置常規實驗室儀器、標記設備、在線監測設備等;新建項目須配套不少于申報支持資金的5%用于基地場地硬化、綠化、外觀美化、環境整治。項目補助資金不超過實體工程和儀器設備總投資的50%,且不超過500萬元。水產良種培育方面,對上一年度企業牽頭或參與育成的通過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的水產新品種,位列第一育種單位的每個最高獎勵80萬元,位列第二育種單位的每個最高獎勵50萬元,位列第三育種單位的每個最高獎勵30萬元。水產原良種場建設方面,對上一年度經認定為國家級、省級的原良種場,分別給予最高30萬元、10萬元的獎勵。
【主持人】:牡蠣產業已發展成我市海洋經濟的支柱產業,請您簡單介紹下目前的發展情況及下步發展方向。
【乳山市海洋發展局黨組成員、市海洋經濟發展中心主任李強】:近年來,我市始終將“質量興農、品牌強農”作為特色水產品提質增值的重要抓手,通過堅持前端制度創新,構建“牡蠣友好型”政策體系;堅持中端服務貫通,搭建“企業融合型”發展體系;堅持后端法治護航,打造“品牌守護型”監管體系。目前,全市牡蠣養殖水域面積達60萬畝,年產量50萬噸,養殖主體600余個,初加工主體300余家,初步形成了集育苗育種、養殖、加工、銷售等功能于一體的全產業鏈,全產業鏈產值超100億元。
下一步重點從3個方向發力。一是牡蠣種業方面。依托科研院所和龍頭企業,建立牡蠣良種繁育中心,開展牡蠣新品種選育,重點研發耐高溫、高抗性強的牡蠣新品種。二是健康養殖方面。持續推進85萬畝海區養殖容量評估工作;積極跑上爭資,爭取乳山牡蠣優勢特色產業培優扶強行動項目落地,推廣牡蠣養殖“生態疏養”模式,打造標準化養殖示范試點,并在全市范圍內推廣應用。三是牡蠣加工方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進牡蠣殼生產飼料添加劑、生物肥料、土壤調理劑、骨填充材料等產品研發應用,實現牡蠣殼“變廢為寶”,解決生態環保問題;開發牡蠣預制菜、牡蠣保健品、牡蠣調味品等多元化精深加工產品,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
【主持人】:請您介紹下在牡蠣產業方面有哪些扶持政策,主要的支持方向和補助標準?
【乳山市海洋發展局黨組成員、市海洋經濟發展中心主任李強】:好的,在牡蠣產業方面,除了前面介紹的水產種業政策也適用外,近年來重點支持牡蠣養殖安置區建設,安置區規模占地面積不少于20畝,包括建設高標準牡蠣清洗凈化、污水污泥、尾水處理車間等基礎設施,購置自動篩選、分選、分級、計數、收獲、清洗操作平臺等先進設備,新上暫養凈化處理設備設施以及尾水凈化、循環利用、污水治理等環保設施。補助標準為補助資金不超過實體工程和儀器設備總投資的50%,且不超過1000萬元。
【主持人】:在水產養殖方面有哪些扶持政策,請您具體介紹下。
【乳山市海洋發展局黨組成員、市海洋經濟發展中心主任李強】:在水產養殖方面,近年來,主要以“健康養殖、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產品優質”為方向,創新集成水產養殖相關技術,鼓勵新建工廠化水產養殖、網箱、管狀式大圍網、養殖工船等新型現代化養殖設施設備以及購置先進儀器、設備,推動設施漁業發展,建立高效、節水、節能、節地、減排的精準清潔生產新模式。一是支持工廠化循環水養殖。重點支持廠房、養成池、進排水分離等基礎設施建設,工廠化循環水、尾水凈化與循環利用、氣源熱泵、水源熱泵、節能減排等節能環保設施設備,機械化、智能化、信息化、病害水質監測等智能化設備。新建項目須配套不少于申報支持資金的5%用于基地場區硬化、綠化、外觀美化、環境整治。單個企業補助上限不超過配套設備投資額的50%,或新增實體工程和配套設備投資額的30%,且不超過500萬元。二是支持網箱建設。包括重力式深水抗風浪大型網箱、桁架類網箱、4米*4米方形或者直徑4米圓形新材料(高密度聚乙烯、鋁合金等)小型網箱。其中重力式深水抗風浪大型網箱項目建設規模折合標準網箱不少于50個,4米*4米方形或者直徑4米圓形網箱不少于100個,上述2類網箱補助資金不超過網箱等實體工程和設施設備總投資額的30%,且不超過1000萬元。桁架類網箱不小于1萬立方米水體,補助資金不超過實體工程和設施設備總投資額的30%。三是支持管狀式大圍網、養殖工船、躉船建設。養殖水體不小于2萬立方米,補助資金不超過實體工程和設施設備總投資額的30%。四是支持建設海洋牧場平臺。建設面積不少于1000平方米,補助資金不超過實體工程和設施設備總投資額的30%。四是支持養殖池塘標準化改造。主要對符合我市產業發展、土地規劃等具有合法手續且持有《水域灘涂養殖證》的自有養殖池塘進行標準化改造、尾水達標治理、新上水質監控和環境調控系統等,須配套不少于申請支持資金的5%用于基地場區硬化、綠化、外觀美化、環境整治。每畝支持上限6000元。
【主持人】:除了水產種業、水產養殖,在水產品加工方面有沒有扶持政策,請您具體介紹下。
【乳山市海洋發展局黨組成員、市海洋經濟發展中心主任李強】:為推動漁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以來,農業農村部調整漁業發展補助資金使用方向,將水產品初加工和冷藏保鮮設施設備建設作為新增支持內容,目前該項目重點支持海產品就地加工,對購置暫養凈化、冷藏冷凍、生態環保等設施和原料處理、分解分割、滅菌包裝等設備購置給予適當補助,補助資金僅對項目申報獲批后新增建設內容予以補助,申報獲批前建設內容不予支持。
對申報企業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項目實施單位須是依法設立的具備水產品加工倉儲能力的企業、合作社等;二是具有固定生產場所,已落實加工用地指標;三是符合國家、地方農產品加工業管理有關法律法規要求,食品生產企業應持有《食品生產許可證》,產品質量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近三年未發生質量安全事件;四是原料主要來自國內養殖或捕撈;五是優先支持:1.總投資超過3000萬元的新項目;2.獲得全國食品工業優秀龍頭企業、威海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省中小企業隱形冠軍、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等榮譽的重點企業項目;3.產品附加值顯著提升、建設條件成熟、帶動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的項目。
設備補助上限不超過總造價的30%,每個項目具體實施單位補助總額不超過300萬元。
【主持人】:上面,您介紹了這么多扶持政策,那么企業該如何進行申報呢?
【乳山市海洋發展局黨組成員、市海洋經濟發展中心主任李強】:企業如有申報意向,可直接聯系海洋發展局,我局將根據上級政策要求,指導企業編制項目實施方案,進行逐級申報。
【主持人】:謝謝李主任做客本期訪談,本次訪談到此結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