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2025年,我市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要達到17%。請問公民科學素質是如何定義的。
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科學素質”名詞的來源:“科學素質”是由美國教育改革家J.B.科南特于1952年首次提出的。70年來,“科學素質”議題經歷了從教育到政策的發展,國際上對科學素質內涵的理解不斷豐富和完善。在我國,“科學素質”又被稱為“科學素養”,在實際工作中常將二者視為同義詞。
其次給大家介紹一下公民科學素質的內涵:科學素質是國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是指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科學思想,掌握基本科學方法,了解必要科技知識,并具有應用其分析判斷事物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第三再介紹一下公民科學素質指標:公民科學素質指標是反映群體公民科學素質發展水平的指標,由知識和能力2個層面6個維度構成:知識層面涵蓋內容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和認知性知識3個維度;能力層面包括日常生活、參與科學和科學決策3個維度。
公民科學素質指標是檢測創新型國家科技人力資源基礎的一項重要指標,是衡量人的全面發展的一項基礎指標。
最后介紹一下公民科學素質的測評:用公民科學素質指標來衡量公民科學素質發展水平是目前國際上一些國家和地區的通行做法。
公民科學素質指標數據是通過公民科學素質調查獲得的。調查采取實地面訪的方式進行,調查對象為我國(不含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18-69歲公民。調查內容為“公民對科學的理解程度”、“公民的科技信息來源”、“公民對科學技術的態度”3方面內容。
提高公民科學素質,對于增強公民獲取和運用科技知識的能力、改善生活質量、實現全面發展,對于提高國家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我們乳山市的特色科普服務是怎樣服務鄉村振興的?
為了提升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提高農民文明生活、科學生產的能力,打造一支適應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要求的高素質農民隊伍,助力鄉村振興戰略,乳山科學素質綱要提出,實施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科普服務鄉村振興有以下方面的思考。
一是倡樹科學理性的思想觀念。深入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 鄉”、科技活動周、食品安全宣傳周、防災減災日、全國科普日 等主題活動,圍繞保護生態環境、節約能源資源、綠色生產、防 災減災、衛生健康、移風易俗等內容進行科普宣傳教育,傳播科 學的生產生活理念。
二是培育高素質農民隊伍。加強鄉村本土人才隊伍建設,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工程,舉辦面向農民的技能培訓、科學素質網絡競賽、鄉土人才創新創業大賽等系列活動,加大農村實用人才培育力度,推進農技推廣人才隊伍建設,“十四五”期間培訓高素質農民1000名以上。依托農廣校等平臺,突出對家庭農場(林場)主、合作社帶頭人、農技協領辦人、龍頭企業骨干、社會化服務組織帶頭人等培育。深入實施“鄉村振興巾幗行動”,開展農村婦女線上線下科學素質培訓,提升農村婦女的科學致富能力和科學文化素質。引導社會科普資源向農村傾斜,提升農村低收入人口職業技能,增強內生發展能力。
三是實施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鼓勵高校、科研機構、科技企業、專業社會組織提供鄉村振興智力服務,建好用好科技小院、星創天地、農科驛站、專家大院、院(校)地共建基地。發揮好農業科技特派員指導作用,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通過建立示范基地、田間學校等方式開展科技示范,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繼續實施科普惠民興村行動,組織動員有關專家、科技志愿者等舉辦科普講座、報告和農業技術培訓,推廣農業新技術,推動農業科技成果落地應用。
3.我們都知道充分利用科技資源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將各具特色的科技資源轉化為科普資源,促進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的兩翼齊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沒有全民科學素質普遍提高,就難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質創新大軍,難以實現科技成果快速轉化”。這一重要指示精神是全市新發展階段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高質量發展的根本遵循。
一是建立完善科技資源科普化機制。結合科研任務加強科普工 作,將科普工作納入相關科技創新基地考核,推動在青年科技獎 等獎項評定中列入科普工作指標。探索“產業+科普”模式,推動科普展教、科普旅游、科普動漫等科普產業發展,打造科普品 牌。推動將科普工作實績作為科技人員職稱評聘的重要參考,引 導企業和社會組織建立有效的科技資源科普化機制。
二是實施科技資源科普化專項行動。加強與大眾傳媒、科創聯 盟、專業科普組織合作聯動,及時宣傳普及重大科技成果。推動 科學傳播專家工作室建設。拓展科技基礎設施科普功能,推動各類創新基地面向社會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支持和指導職業院校、科研機構、企業、科學共同體等利用科技資源開展科普工作,開發科普資源,逐步構建政府、社會、市場等協同推進的社會化科普大格局。
三是強化科技工作者的社會責任。發揮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作 用,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和工匠精神。開展威海市青年科技獎、威海市自然科學優秀學術成果獎、乳山市青年科技獎等推薦評選表彰,激發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創新熱情和創造活力。加強科研誠信和科技倫理建設,深入開展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活動,引導廣大科技工作者堅守社會責任,自立自強,建功立業,成為踐行科學家精神的表率。增強科技人員科普能力,針對社會熱點、焦點問題,主動、及時、準確發聲。
下一步,將充分發揮我市科技資源優勢,鼓勵、引導、支持更多的創新主體將豐富的科技資源轉化為科普資源,促進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兩翼齊飛。
(乳山市科協主席、黨組書記 翟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