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府信息公開>山東省政府文件庫>市政府辦公室文件
  • 發文機關:乳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主題分類:綜合政務
    • 文件類型:其他文件
    • 成文日期:2022-07-28
    • 公開發布日期:2022-07-28
    • 發文字號:乳政辦字〔2022〕11號
    • 所屬單位:乳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乳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2022年乳山市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計劃》的通知

    乳政辦字〔2022〕11號

     

    各鎮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單位,濱海新區(銀灘旅游度假區),經濟開發區,城區街道辦事處,各市屬國有企業:

    《2022年乳山市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計劃》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乳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7月28

     (此件公開發布)

     

    2022年乳山市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計劃

     

    為了進一步落實《法治政府建設與責任落實督察工作規定》,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設,根據《乳山市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實施方案》,制定本年度工作計劃。

    一、依法履行政府職能

    1.優化政府機構職能。深化機關職能運行監管,適時梳理匯總有關部門職責分工,優化履職考核指標,推動各類機構優化協同高效,提升履職監管水平。深化鎮街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整合審批、服務、執法等方面力量和職能,推動“屬地管理”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抓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1年版)》的貫徹落實。建立全面清理長效機制、隱形壁壘發現和處理回應機制,及時開展問題排查,推動市場準入負面清單落實落細。(責任單位:市委編辦、市政府辦公室、市發展和改革局、市商務局及有關部門、單位)

    2.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推進減證便民,對證明事項進行動態管理。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創建“無證明城市”。在便民服務、營商環境及社會生活等領域打造一批“免證辦事”應用場景。制定鎮級便民服務中心進駐事項基礎目錄、城市社區服務大廳服務事項目錄和村便民服務代辦點服務事項目錄,相關事項全部納入中心(代辦點)集中辦理(幫辦代辦),并結合工作實際持續動態調整。動態維護政務服務網鎮區(街)、村居站點,確保政務服務網鎮區(街)、村居站點辦事服務運行正常。指導鎮村兩級事項標準化梳理工作,實現事項辦理標準統一規范,服務指南要素準確。(責任單位:市大數據中心、市司法局、市行政審批服務局)

    3.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落實優化法治環境協調機制,適時召開工作協調推進會議。聚焦政府關注、群眾關心、社會關切的行業領域,以仿冒混淆、虛假宣傳、商業詆毀等不正當競爭行為為重點,加強反不正當競爭執法,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提升公共法律服務水平,為企業提供“精準式、保姆式、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務。(責任單位:市政府辦公室、市司法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二、嚴格依法科學民主決策

    4.加強行政規范性文件制定和監督管理。建立合法性審查與公平競爭審查聯動機制,促進公平競爭審查制度落實。加大行政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力度,做到有件必備、有錯必糾。(責任單位:市司法局,各有關部門、單位)                                       

    5.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編制市政府2022年度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抓好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的督促落實。落實威海市委依法治市辦《關于加強鎮(街)重大行政決策和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審核)工作的意見》,強化鎮街重大行政決策和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要求,提高基層依法治理水平。(責任單位:市政府辦公室、市司法局,各有關部門、單位)

    6.加強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管理。認真落實中央依法治國辦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黨政機關法律顧問工作充分發揮黨政機關法律顧問作用的實施方案》和威海市委依法治市辦《關于加快推進公職律師工作的意見》,充分發揮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作用,加大督導考核力度,推動行政機關依法決策。(責任單位:市司法局,各有關部門、單位)

    三、加強和改進行政執法工作

    7.加快推進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繼續深化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動態調整相對集中行政處罰事項,承接好省級下放到鎮街的行政執法事項,有效解決基層“看得見管不著”的難題。(責任單位:市政府辦公室、市委編辦、市司法局,各有關部門、單位)

    8.規范行政執法行為。深入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進一步規范執法案件裁量基準,切實提升行政執法案卷、文書和音像記錄的規范化水平。規范涉企行政檢查行為,著力解決涉企現場檢查事項多、頻次高、隨意檢查等問題。加強對行政執法人員培訓,提升行政執法隊伍法律素質和專業能力。(責任單位:市司法局,各有關部門、單位,)

    9.創新行政執法方式。深入實施包容審慎的監管政策,加強行政指導、行政獎勵、行政和解等非強制手段的運用,推行柔性執法、說理式執法。健全行政執法案例指導制度,定期發布行政執法典型案例。(責任單位:市司法局,各有關部門、單位)

    四、完善應急管理制度機制

    10.健全突發事件應對機制。聚焦行業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科學編制2022年度市級專項應急預案演練計劃。編制《乳山市森林火災應急預案》和應急響應工作手冊。進一步完善森林火災應急預案體制機制,有力有序有效實施森林火災應急處置,保護森林資源,維護生態安全。(責任單位:市應急管理局,各有關部門、單位)

    11.提高突發事件處置能力。貫徹落實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深化全省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的實施意見》,加快全市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工作進度。開展市級安全生產類和自然災害類應急預案演練,組織實施31次市級專項應急預案演練,加強演練評估、以練促戰,推動提升突發事件快速響應、科學處置和高效聯動能力。開展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建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數據庫,推進普查數據標準化處理、單災種評估與區劃、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評估等工作。(責任單位:市應急管理局,各有關部門、單位)

    五、預防調處化解社會矛盾糾紛

    12.扎實做好信訪工作。宣傳貫徹《信訪工作條例》,營造學條例、用條例、守條例的濃厚氛圍。實行領導干部“公開大接訪”,嚴格落實“四個不允許”要求,及時就地解決群眾合理訴求。開展“信訪接待下基層”活動,建立依托鎮街信訪接待場所定期開展巡回接訪制度,及時回應群眾訴求。(責任單位:市信訪局,各有關部門、單位)

    13.全面規范行政調解工作。貫徹落實威海市《關于進一步加強行政調解工作的實施意見》《威海市行政調解事項清單》,進一步完善政府負總責、司法行政機關牽頭、各職能部門為主體的行政調解工作機制,明確行政調解范圍、工作程序、機構設置和隊伍建設要求。推動行政調解任務較重的行政機關率先成立行政調解委員會,加強行政調解與人民調解、司法調解的有效銜接,及時妥善化解矛盾糾紛。(責任單位:市司法局,各市直具有行政調解職能的行政機關或者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

    14.提升行政復議工作水平。堅持“刀刃向內”,進一步強化行政復議的監督功能,倒逼行政機關依法履行職責。做好行政復議案件審理工作,落實行政復議文書體例及撰寫規范改革,完善裁判要素,配合開展優秀案例和優秀辦案人員的雙優評選活動。(責任單位:市司法局,各有關部門、單位)

    15.加強行政應訴工作。抓好《威海市行政應訴管理辦法》《乳山市行政應訴工作管理規定》等文件的貫徹落實,加大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督導力度,強化涉企行政案件實質化解效能。堅持以案釋法、以案促改,及時分發《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典型案例選編》,適時開展庭審觀摩活動。(責任單位:市司法局,各有關部門、單位)

    六、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監督

    16.自覺接受各方面監督。突出黨內監督主導地位,主動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社會各界監督,提高政府工作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完善社會參與機制,建立并實施行政執法監督員制度。有效發揮審計監督、財會監督、統計監督等監督作用。(責任單位:市政府辦公室,各有關部門、單位)

    17.加強和規范政府督查工作。制定《2022年市政府工作落實清單》并及時進行動態調整,推行“一單督辦”,壓實辦理責任,減少重復多頭調度。健全督查工作管控機制,避免督查泛化、越權督查。嚴格落實督查檢查活動報備制度,定期察訪督查檢查活動開展情況,將督查檢查開展情況納入全市督查考核評價。(責任單位:市政府辦公室,各有關部門、單位)

    18.加強對行政執法的制約監督。組織開展省市縣鄉四級行政執法協調監督試點工作,構建制度完善、機制健全、監督有力、運轉高效的工作體系。制定行政執法監督計劃,開展行政執法監督專項行動,集中整治不作為、亂作為、執法不規范不透明等突出問題。完善行政執法案卷管理和評查、行政執法考核評議、行政執法機關處理投訴舉報等制度,定期組織開展案卷評查。(責任單位:市司法局,各有關部門、單位)

    19.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嚴格執行《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及相關配套制度,貫徹落實國家、省、威海市等各級政務公開工作要點,推進政府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等全過程公開,保障人民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依托網上平臺,打造受理—登記—轉辦—簽發—送達—歸檔的全流程管理模式,提高依申請公開辦理的科學化、規范化、智能化水平。嚴格執行政策解讀規定,推動多形態、多方式的政策解讀產品制作,使政策解讀可視、可讀、可感,讓群眾看得懂、記得住。持續開展政府開放日活動,全方位展示政府中心工作、重要決策部署落實情況和便民服務舉措、創新成果。(責任單位:市政府辦公室,各有關部門、單位)

    20.加快推進政務誠信建設。健全政府守信踐諾機制,將守信踐諾情況納入政務信用記錄,將違約毀約、拖欠賬款、拒不履行司法裁判等失信信息歸集至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并向社會公開。探索建立行政機關承諾合法性審查制度,加強對各政府機構、事業單位政務誠信情況協調調度,進一步推動各級各部門履約守諾。及時跟進政府機構與企業糾紛案件進展情況,建立政府機構失信問題預警臺賬和調度機制,徹底清理存量,嚴防發生增量。(責任單位:市社會信用中心、市司法局,各有關部門、單位)

    21.強化合同管理工作。完善機關事業單位合同管理制度,優化重大合同辦理程序,最大限度降低機關事業單位法律風險。加強市委市政府合同審查工作,嚴格落實合同簽訂各項制度,不斷提升合同管理規范化水平。(責任單位:市司法局,各有關部門、單位)

    七、加快建設數字政府

    22.推動政務數據資源共享。進一步加強政務信息資源匯聚共享,推動數據匯聚總量年底前達到1億條以上。進一步拓展公共數據共享開放范圍,提升數據共享開放水平,確保數據共享率和開放率均達到100%。(責任單位:市大數據中心,各有關部門、單位)

    23.全面推進“互聯網+監管”。匯聚監管數據,確保數據全面、及時、準確,覆蓋率、及時率等指標均達到100%,持續推動監管數據匯聚水平走在威海市前列。推廣應用移動行政檢查系統,做好系統推廣的指導培訓和技術支撐工作,確保各監管部門實現APP掌上執法“應用盡用”。(責任單位:市大數據中心、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司法局,各有關部門、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