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讀】《關于推進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
  • 發布日期:2023-06-13 08:56:02
  • 文章來源:乳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點擊次數:

一、起草背景

為貫徹落實《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2022—2035 年)》(國發〔2022〕11 號)和《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全省氣象高質量發展的通知》(魯政發〔2022〕13號),推進我市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根據市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批示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形成了《關于推進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方案》)。在向相關部門和單位發函征求意見并分析研究修改后,提報市政府印發。

二、決策依據

《方案》主要依據《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2022—2035 年)》(國發〔2022〕11 號)、《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全省氣象高質量發展的通知》(魯政發〔2022〕13號)等編寫,整體框架和內容均參照《威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全省氣象高質量發展的通知》(威政發〔2022〕21號)編寫。

三、出臺目的

為了加快構建現代氣象體系,強化氣象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能力,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領導對乳山氣象工作重要批示要求,提出將加快構建科技領先、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人民滿意的現代氣象體系,充分發揮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在全球變暖大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增多,經濟社會發展與氣象影響的關聯性越來越強,人民生活對氣象服務的需求越來越精細,生態文明建設對氣象保障的要求越來越迫切。為此,《方案》對氣象高質量發展的近期和長遠目標作出進一步明確。到2025年,氣象監測、預報和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全市自動氣象觀測站覆蓋所有鄉鎮、街道,災害性天氣監測率達到95%以上,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準確率達到90%以上,氣象預警信息實現重點區域、重點人群全覆蓋,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進一步夯實,氣象綜合實力保持省內領先水平。實現提前1小時預警局地強天氣、提前1天預報逐小時天氣、提前1周預報災害性天氣。強化智能網格預報技術研發和應用,預報精細化水平顯著提高,空間分辨率達到公里級、重點區域達到百米級,時間分辨率達到逐小時、重點區域達到分鐘級。到2035年,全面建成滿足需求、特色鮮明、人民滿意、保障有力、技術先進、更有活力的氣象現代化體系,以智慧氣象為主要特征的氣象現代化基本實現,氣象服務高質量發展能力和氣象綜合實力走在全市前列。

四、主要內容

為推進我市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方案》共分為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三大部分,其中主要任務從加強氣象基礎能力建設、筑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提升氣象服務乳山高質量發展能力、增強氣象科技創新與人才支撐能力四方面提出了12項具體要求。和省《通知》結構基本一致,我市《方案》在落實好上級規定動作的基礎上,結合我市實際,重點在建設智能精密的綜合氣象觀測系統、健全氣象災害防御組織體系、提升氣象災害風險防御能力、實施“鄉村振興”氣象保障行動、實施“海洋強市”氣象保障行動、實施“智慧城市”氣象保障行動等方面。在氣象基礎能力建設上,我市將在氣象監測、預報、服務供給等方面全面提升精準、精細水平。

致力于筑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進一步健全氣象災害防御組織體系;同時,健全分災種、分重點行業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體系,提高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和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災害、地質災害、海洋災害、城市內澇、森林火災等氣象風險預報預警能力,增強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能力;加強氣象災害風險管理和成果應用,開展氣象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和隱患排查,發展氣象災害影響預報和風險預警業務,提升氣象災害風險防御能力;加快推進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加強云水資源開發,開展常態化生態修復型人工增雨(雪)作業,提高人工影響天氣能力。

我市還將實施鄉村振興、海洋強市、智慧城市、生態旅游等方面氣象保障行動,提升氣象服務乳山高質量發展能力。在鄉村振興方面,開展精細化農業氣象災害預報預警,提升農業生產提質增效和防災減災氣象服務保障能力,加強農業氣候資源開發利用,發展“農業氣象+保險”服務,實現基于位置的精細化、定制化、直通式農業氣象信息服務;在海洋強市方面,提升海洋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能力,以海上生產需求為牽引,實施更加精細化的海上分區預報,建立現代海洋氣象服務體系,保障向海發展、陸海統籌、“海洋強市”行動;在智慧城市方面,科學加密布設氣象探測設備,發展基于影響的城市氣象災害預報和風險預警業務,推進數字氣象融入“城市大腦”,加強城市生命線安全運行、重大活動氣象保障服務。

氣象高質量發展需要不斷增強氣象科技創新與人才支撐能力。加強本地高影響災害性天氣監測預警和客觀預報技術研發。開展多源資料融合應用和進一步深化數值模式產品釋用,加強海洋氣象監測及短臨預警業務能力建設,不斷加強關鍵技術攻關;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氣象人才評價機制,健全與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等緊密聯系和充分體現人才價值、鼓勵創新創造的激勵機制,持續優化氣象人才發展環境;加大高層次氣象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將氣象高層次人才納入地方人才工程,激勵氣象人才培養,建設一支作風優良、業務精通高素質氣象人才隊伍。

五、政策解讀人

乳山市氣象局黨支部書記、局長姜中民。


相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