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市人民政府
關于推動供銷合作社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乳政發〔2024〕9號
各鎮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單位,濱海新區(銀灘旅游度假區)、經濟開發區、城區街道辦事處,各市屬國有企業: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供銷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根據《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推動供銷合作社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魯政字〔2023〕217號)《威海市人民政府關于推動供銷合作社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威政發〔2024〕9號)文件要求,圍繞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立足乳山實際,現就推動供銷合作事業高質量發展,制定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供銷社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大抓經濟、大抓基層、大抓落實”的部署要求,以服務“三農”為根本,探索推進“五個供銷”(公信供銷、紅色供銷、開放供銷、綠色供銷、全域供銷)建設,切實推動供銷合作社擔當起農資流通服務主渠道、全市大抓經濟生力軍、農村消費市場“國家隊”,加快成為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綜合平臺,成為黨和政府密切聯系農民群眾的橋梁紐帶。
到2026年,全市供銷合作社系統發展質量顯著提升,農資保供穩價作用更加明顯,農業社會化服務能力穩步增強,農村現代流通網絡日趨完善,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廣泛開展。全市供銷合作社系統農資倉儲能力達到1萬噸,農業社會化服務規模達到30萬畝次。
二、主要任務
(一)強化農資服務供給,助力農業穩產保供。
1.推動農資經營服務資源優化整合。全力推動供銷社系統農資經營企業在全市層面的整合步伐,通過聯采分銷、業務合作等方式整合資源,完善優化縣域農資流通服務網絡布局。進一步加強供銷農資直供平臺建設,依托乳山市育犁農業生產資料有限公司推動農資服務龍頭企業與現有骨干農業服務企業共同推廣農資直供、配方施肥、統防統治、農技培訓、飛防作業、糧食烘干等覆蓋耕、種、管、收的全程托管服務,保障糧食安全。(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局、市市場監管局、市供銷社、各鎮人民政府)
2.建設數字化農資流通服務網絡。統籌整合優質資源,搭建智能農資服務平臺,積極構建龍頭企業、縣域配送中心、鎮域綜合服務站(社)、村域網點的市、鎮、村“三位一體”的農資流通服務網絡體系。鼓勵農資企業加強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合作,開展“一對一”“點對點”直供,打造1小時農資配送服務圈。(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市供銷社、各鎮人民政府)
3.加強政策性農資儲備。著眼增強農資保供穩價能力,支持供銷合作社農資企業擴大倉儲能力,參與政策性農資儲備工作。(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局、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市供銷社)
(二)深化農業社會化服務,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4.打造農業社會化服務骨干力量。支持供銷合作社發揮系統優勢、加強聯合合作,加快培育乳山市耘誠農業服務有限公司等骨干農業社會化服務企業,建設改造綜合性為農服務中心,構建以社有企業為支撐、基層供銷合作社為基礎、為農服務中心為載體的服務體系,支持市供銷社提升現有農業社會化服務企業服務能力,進一步培育新的服務主體。至2026年,供銷系統農業社會化服務骨干企業發展到2家以上。(責任單位:市供銷社、市農業農村局、市自然資源局、各鎮人民政府)
5.強化農業社會化服務裝備支撐。支持供銷合作社企業提升為農服務中心功能,依托濱海為農服務中心完善烘干倉儲、先進農機等設施設備,增強關鍵環節服務能力。(責任單位:市供銷社、市農業農村局、各鎮人民政府)
6.推廣“合作社+供銷社”托管服務模式。因地制宜推廣“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供銷社”托管服務模式,對大田作物推廣“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務”,由各級供銷合作社對接村黨組織領辦的合作社,整合土地、集中連片、規模種植,通過“保底收益+盈余分紅”分配機制,實現農民和村集體持續增收;至2026年,土地托管(含半托管)面積達到全市耕地面積15%以上。(責任單位:市供銷社、市委組織部、市農業農村局、各鎮人民政府)
7.健全規模化經營服務保障機制。實施國家農業社會化服務試點項目,創新服務方式,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統籌土地綜合整治、高標準農田建設、水利設施配套、糧食高產創建等項目支持供銷合作社集中托管服務的農業片區建設。支持供銷社建設糧食烘干設備,破解糧食收獲季節無處曬糧的困境,保障糧食安全。推動農業保險增品擴面提質,全面實施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因地制宜創新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優化涉農保險承保理賠服務,做到“愿保盡保”“應賠盡賠”“快賠早賠”。(責任單位:市供銷社、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水利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乳山監管支局)
(三)完善提升流通服務網絡,暢通城鄉要素流動。
8.推動縣域流通服務網絡轉型升級。支持供銷合作社深度參與縣域商業體系和流通強縣建設,搭建市鎮村三級供銷社商貿流通服務網絡體系,專注發展鄉村、城鎮、市區的短途配送業務,打通“消費品進村、農產品上行”最后一公里,為城鄉居民提供更優質、便捷、高效的流通服務體驗。爭取到2025年底,14處鎮級中轉站健康運行,村級服務點實現全覆蓋;供銷云倉方面,與多家快遞企業達成合作,擴大服務企業和電商數量。同時依托區域豐富的特色產品資源和供銷供應鏈渠道,建立展銷中心,擴大配送產品的供應鏈,建成集城鄉配送、供銷云倉和展銷中心為一體的供銷商貿流通服務體系,積極參與助力全市城鄉一體化發展和鄉村振興。(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自然資源局、市郵政公司、市供銷社、各鎮人民政府)
9.實施供銷系統農產品冷鏈物流配送工程。支持供銷合作社參與建設農產品冷鏈物流重大項目,支撐構建綠色高效的全鏈條農產品冷鏈物流網,積極對接采供網點,提升農產品冷鏈物流服務水平。(責任單位:市供銷社、市發展改革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各鎮人民政府)
10.暢通農產品產銷對接渠道。支持供銷合作社創建注冊自有商標,支持供銷拓展農產品銷售市場,改建供銷電商平臺,還原供銷場景,打造電商直播基地,拓寬農產品上行增效和農民增收渠道,加強農產品產業鏈上下游對接。(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管局、市供銷社、各鎮人民政府)
(四)構建重要農產品應急保障體系,保障居民生活供應。
11.加大重要農產品應急儲備。結合乳山實際研究確定本地重要農產品儲備的種類、規模,制定補助標準,落實補助政策。發揮供銷合作社網絡渠道優勢,積極參與糧食應急體系建設,探索構建重要農產品應急儲備體系,建立輪換運營機制,提升應急保障能力。(責任單位:市供銷社、市發展改革局、市自然資源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應急局,各鎮人民政府)
(五)做強做優社有企業,增強為農服務綜合實力。
12.深化社有企業改革。按照社企分開要求,持續深化社有企業改革,加快從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為社有企業改革發展創造良好環境。支持社有企業依法享受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相關優惠政策,在股權轉讓、資產評估增值、債務重組收益、土地房屋權屬轉移等方面按照規定減免相關稅費。支持社有企業對作出突出貢獻的團隊和個人給予特別激勵。(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局、市財政局、市供銷社)
13.增強社有企業實力。結合乳山實際組建優化供銷合作社投資運營平臺公司,負責社有資產、資本運營,整合資源,合理布局,確保社有資產安全保值增值。做優做強農資、農產品、日用消費品、農業社會化服務等優勢產業,加快發展新興產業,著力培育實力雄厚、競爭力強、有控制力的為農服務骨干龍頭企業。以資本為紐帶,加強供銷合作社跨層級聯合合作。(責任單位:市供銷社、市發展改革局、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各鎮人民政府)
(六)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密切與農民利益聯結。
14.強化供銷合作社統籌發展能力。加強供銷合作社建設,建設資本管理運營平臺,帶動基層供銷合作社發展。保障供銷合作事業發展所需人員、經費和辦公場所。(責任單位:市供銷社、市財政局、各鎮人民政府)
15.培育壯大基層供銷合作社。要大力支持基層供銷合作社發展,加快打造一批經濟實力強、服務能力優的基層供銷合作社,改造提升薄弱基層供銷合作社,支持“空白”鎮區恢復重建基層供銷合作社。推動基層供銷合作社與村“兩委”開展“村社共建”,聯合開展為農服務。至2026年,建設村社共建村3個以上。(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農業農村局、市供銷社)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持續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工作機制,統籌謀劃、協調推進,扎實推動供銷合作社高質量發展,強化動態管理,落實目標責任,加強督辦調度,確保持續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順利推進。(責任單位:市政府辦公室、市供銷社,各鎮人民政府)
(二)加強政策集成。根據供銷合作社高質量發展需要,整合相關領域政策,支持供銷合作社為農服務重點項目建設。將供銷合作社開展為農服務涉及的合理信貸需求納入普惠金融體系,積極提供并持續優化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鼓勵發放無擔保無抵押信用貸款,充分發揮農業信貸擔保作用,提高信貸服務水平。對供銷合作社財務掛賬、金融債務、社有資產權屬等歷史遺留問題,積極探索解決方案,抓緊落實處理。(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自然資源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乳山監管支局、省農擔乳山管理中心)
(三)保持社有資產完整性。任何部門和單位不得違法違規平調、侵占供銷合作社資產,不得將社有資產納入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不得違法違規改變供銷合作社及其所屬企事業單位的隸屬關系,征用、征收社有資產要按有關規定合理補償或等值調劑。組織開展供銷合作社資產清查和合同規范管理,全面摸清家底,糾正各種不規范行為,推動社有資產有效利用和保值增值。按照“一宗一策”“一地一案”原則,推進社有存量用地盤活利用,所得收益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按規定優先用于供銷合作社項目建設和遺留問題處置。(責任單位:市供銷社、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
(四)加強供銷合作社自身建設。全市供銷合作社要牢記為農服務根本宗旨,堅持改革強社、服務立社、夯基建社、以企興社、從嚴治社。優化隊伍結構,廣泛吸引各類經營管理和專業人才,加強供銷合作社文化建設,加大教育培訓力度,弘揚“扁擔精神”、“背簍精神”等優良傳統,造就一支對農民群眾有感情、對合作事業有熱情、對干事創業有激情的高素質干部職工隊伍。加快推進社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建設,加快構建聯合社機關主導的行業指導體系和社有企業支撐的經營服務體系。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深化標本兼治,完善一體推進“三不”體制機制,持之以恒正風肅紀,為供銷合作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責任單位:市供銷社、市委組織部、各鎮人民政府)
乳山市人民政府
2024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