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府信息公開>山東省政府文件庫>市政府辦公室文件
  • 發文機關:乳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主題分類:工業_交通
    • 文件類型:其他文件
    • 成文日期:2023-02-10
    • 公開發布日期:2023-02-10
    • 發文字號:乳政辦發〔2023〕2號
    • 所屬單位:乳山市交通運輸局

    乳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乳山市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創建工作方案的通知

    乳政辦發〔2023〕2號


    各鎮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單位,濱海新區、經濟開發區、城區街道辦事處、各市屬國有企業:

    《乳山市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創建工作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乳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2月10日        

    (此件公開發布)

     

    乳山市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創建工作方案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好農村路建設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加快推進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協調可持續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根據《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四好農村路工作的實施意見》(魯政辦發〔2018〕13號)、《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全省四好農村路提質增效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魯政辦字〔2021〕51號)精神,結合我市農村公路發展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推進農村公路從適應發展向引領發展轉變、從會戰式建設向集中攻堅轉變、從注重連通向提升質量安全水平轉變、從以建設為主向建管養運協調發展轉變,不斷健全完善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體系,實現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建設人民滿意交通,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堅實保障。

    二、任務目標

    在完成三年集中攻堅的基礎上,以組織開展四好農村路提質增效專項行動為抓手,積極開展路網提檔升級、路網延伸通達和路面狀況改善,消除路網各類危橋,提升農村公路技術狀況水平,健全城鄉公交和物流體系,實施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打造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到2025年,全市所有行政村物流服務網點覆蓋率達到100%,農村通公交車率、物流通達率、公路養護率保持 100%,建成體制機制順暢、結構科學合理、組織集約高效、能力總體適應、技術先進適用、安全保障有力、生態環境友好的農村公路交通服務體系,有力支撐鄉村振興、農民共同富裕,努力當好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開路先鋒。

    三、工作重點

    (一)加快農村公路品質化建設。

    1.加強規劃引領。把農村公路建設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統籌考慮,科學編制農村公路規劃,并與鄉村振興、新舊動能轉換、城鄉一體化發展、美麗鄉村建設、農村綜合改革試點發展規劃有效銜接,強化農村公路與干線公路銜接,有序實施鄉鎮通三級及以上公路建設,鞏固提升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建設成果,確保路網規劃中優良路比例、三級路以上比例逐年上升,促進農村公路建設發展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相適應。加快全市縣鄉公路路網規劃調整,構建起“功能明確、結構優化、布局合理、規模適當”的縣鄉公路網。到2025年年底,全市農村公路的路網規劃中優良路比例、三級路以上比例達到全省先進水平。

    2.加快提檔升級。以提升農村公路通達水平和通行能力為目標,提高農村公路建設等級,瀝青、水泥混凝土厚度分別達到5厘米和20厘米以上,新改建農村公路的路面寬度一般不低于6米,并嚴格落實公路安全設施、客運亭(牌)、貨運物流以及必要限高限寬、限載標志等配套設施建設三同時制度,確保建成一條,達標一條。在全面完成農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堅基礎上,以組織開展四好農村路提質增效專項行動為抓手,實施路網提檔升級、路網延伸通達、路面狀況改善、運輸服務提升四大工程,推動四好農村路向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發展。

     3.深化融合發展。結合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依據區域地理區位、社會經濟、產業布局、資源優勢等特點,將自然生態、風土人情、鄉村特色、傳統文化、紅色基因等融入農村公路規劃、設計、建設之中,積極探索公路+旅游”“公路+生態”“公路+產業”“公路+互聯網等復合發展模式,大力建設各具特色的富民路、旅游路、生態路、產業路、文化路,打造農村公路精品版,擦亮美麗農村公路乳山品牌。到2025年底,打造2條以上精品示范美麗公路。

    (二)強化農村公路規范化管理

    1.健全管理機制。不斷完善農村公路管理組織體系,全面推行農村公路路長制。通過推廣應用威海市農村公路路長制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全市農村公路日常巡查、養護、事件處置的日常監管,建立權責清晰、齊抓共管的農村公路管護體制機制。健全市、鎮、村級管理機制,充分發揮專業部門優勢和政府、村委會職能作用,按照精干高效、專兼結合、以專為主的原則,加強管理機構能力建設,提高專業技術人員配置比例,發揮共建共治共享的群眾參與體系,充分調動各方特別是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切實發揮農民群眾主體作用,利用路長制管理信息系統指導并監督相關部門、鎮街、村民委員會履職盡責,提升農村公路治理能力,確保農村路網保持優良服務水平。

    2.加強公路保護。進一步加強農村公路法治體系和路政管理機構建設,加快完善規章制度和技術規范體系,健全群眾愛路、護路鄉規民約條款,建立縣有路政員、鄉有監管員、村有護路員的農村公路保護隊伍,形成交通綜合執法部門、鎮街和村共同參與的路產路權保護機制。交通運輸、公安、住房城鄉建設、農業、水利、文旅、綜合執法等部門,定期開展聯合執法,嚴厲打擊超限超載和破壞、損壞、非法占用、非法利用農村公路及其附屬設施的違法行為,全面形成農村公路保護合力。扎實開展路域環境綜合整治,組織實施凈化、美化、綠化三化工程,全面清理路域范圍內的非公路標志,積極開展占道經營、馬路市場的清理整頓工作,具備條件的路段全部實現路田分家、路宅分家、綠化全覆蓋,打造標準、規范、舒適、優美的通行環境。

    (三)推進農村公路精細化養護

    1.做好養護規劃。按照節約高效、實事求是、保障水平原則,遵循全壽命周期養護理念,科學編制農村公路養護發展規劃,做好年度養護計劃,實現有路必養、養必到位的目標,全市農村公路列養率達到100%,年均大中小修及改建工程比例不低于9%,中等及以上農村公路占比不低于80%。進一步加大農村公路預防性養護力度,加強重點橋梁檢測和危橋改造力度,確保橋梁通行安全,到2025年全面完成現有四、五類橋梁改造任務。加快完善農村公路安全防護設施,積極開展農村公路平交路口千燈萬帶示范工程,集中整治急彎陡坡、臨水臨崖和易發生地質災害、交通事故等隱患路段。強化養護質量控制,建立健全養護效果評價機制,保障路況整體服務水平。

    2.完善養護機制。建立縣為主體、行業指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養護工作機制,大力推進農村公路養護工程市場化,擇優選取專業化隊伍實施大中修和改建工程;小修及日常養護實行片區捆綁、條塊打包模式整合養護資源,通過簽訂長期養護合同、招標約定等方式,引導專業養護企業加大投入購置設備、培養人才,提升養護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養護效率、強化養護效果,確保農村公路經常處于良好狀態;探索水毀、地質等災害保險模式,減少政府災毀經費支出。

     3.提高養護技術。牢固樹立農村公路綠色養護、生態發展理念,不斷創新養護方法,積極推廣應用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穩妥推進農村公路路面自動化檢測、小型通用養護機械研發等工作,探索廢舊材料循環利用,及時將成本低、效率高、效果好的養護技術總結上升為地方行業標準,不斷完善農村公路建設、養護標準化技術體系,大力提升養護管理質量和資金使用效益。積極利用互聯網+等現代化手段,全面提高農村公路信息化、智能化養護水平。

    (四)提升農村運輸優質化運營

    1.提升城鄉公交一體化服務水平。科學制定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規劃,不斷優化城鄉客運(公交)線網布局,逐步提升覆蓋廣度、通達深度,加快形成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節點,覆蓋行政村、延伸自然村,連接鄉村旅游點的農村客運服務網絡,實施運輸服務提升工程,利用互聯網+大力推進智慧運營水平,建立城鄉公交車輛智能調度監控系統、手機APP網上查詢系統、車輛要安裝4G視頻監控終端。

    2.加快農村交通物流發展。依托基層交管所和城鄉公交首末站,充分利用商務、供銷、郵政等物流資源,按照縣級中轉、鄉鎮級分撥、村級配送的原則,加快推進農村物流網絡節點建設,形成以縣級物流中心、鄉鎮服務站、村級服務點為框架的三級物流網絡,暢通城鄉物流雙向通道。鼓勵經營主體創新農村物流運營模式,強化與商貿流通、供銷合作、電商快遞等市場主體深入合作,提高資源集約利用效率,大力推動農村電商向縱深發展,促進價值鏈、供應鏈、產業鏈協同創新,努力構建一點多能、一網多用、深度融合的農村物流發展格局。到2025年,形成城鄉一體,高效快捷、功能完善的農村物流網絡體系。

    3.保障農村交通運營安全。加強農村公路運輸安全監督管理,嚴把農村交通運輸市場準入關,嚴格落實城鄉公交班線安全運行有關要求,組織交通運輸、公安等相關部門,健全農村客運班線通行條件審核機制,聯合制定相關實施細則,嚴格審核程序、審核條件,共同檢查評價運輸線路的路況、車況以及運營安全標準的適應性,及時發現和排除安全隱患,保障農村公路運輸安全運行。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成立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交通運輸局,負責統籌協調和組織指導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制定符合本地實際、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細化任務目標,健全資金保障機制,精心組織實施;要嚴格落實主體責任,進一步加強農村公路管理機構和隊伍建設,健全農村公路建管養運長效機制,推動管養責任、人員和資金投入三落實,嚴格獎懲機制,切實做到農村公路有人建、有人管、有人養。各有關部門要依據職責分工,加強協作配合,形成重大問題聯合協商、重要政策聯合制定、重點環節聯合督查的協同機制,共同推動四好農村路建設有序開展。

            (二)強化資金保障。按照交通運輸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原則,構建以省市級獎補為引導、縣級投入為主體、社會資金參與為補充的四好農村路多元化投資機制,發揮省、市級獎補資金的激勵引導作用,將農村公路管理機構運行經費、人員基本支出以及建設養護資金納入財政預算,并將每年政府土地出讓金收益的3%部分統籌用于四好農村路建設養護,同時整合使用涉農資金、一事一議資金,切實加大農村公路投入,省、市、縣三級公共財政資金用于農村公路日常養護的總額每年每公里不低于縣道10000元、鄉道5000元、村道3000元,合理運用好省、市級下發的補助資金,并建立動態調整機制,確保及時足額到位。進一步拓寬投融資渠道,積極創新農村公路運營管理模式,鼓勵社會各界捐贈,充分利用道路冠名權、路側資源開發權、綠化權等市場化方式,加快建立政府主導、社會支持、群眾參與的投資長效機制。

    (三)強化檢查考核。四好農村路建設高質量發展納入政府年度監督檢查范圍和各部門目標考核體系,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建立與評價結果掛鉤的獎懲機制。加強對鎮街、村民委員會的監督指導,充分發揮基層政府和組織在農村公路發展中的作用。有關部門要利用定期督導巡查、第三方機構評估、不定期明查暗訪等方式,加強監督檢查,嚴格落實獎懲措施,確保農村公路工作任務圓滿完成。

    (四)強化宣傳引導。各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好農村路建設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的學習宣傳,利用多種載體、多種形式、多種手段,大力做好農村公路建設發展宣傳工作,讓廣大農村群眾了解政策制度,擴大知情權、監督權,增強基層群眾交通安全意識和護路愛路意識,鼓勵通過一事一議、以工代賑等方式吸納農民群眾參與農村公路建設和養護工作,引導社會各界支持、參與農村公路各方面工作,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農村公路發展的良好氛圍。

    五、預期效果

    一是推動四好農村路向更高水平發展,建成具有一流設施、一流養護、一流管理、一流服務的國家級四好農村路示范縣;二是推動鄉村振興發展,充分體現交通先行引領作用,為農村經濟發展、農民農村共同富裕、農副特產品快捷流通創造良好的交通條件;三是推進農村公路與美麗鄉村建設、與產業發展、與紅色旅游發展深度融合,推動農村公路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創建暢、安、舒、美的農村公路環境。

     

    附件:乳山市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附件

     

    乳山市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組  長:王大治  市政府市長、黨組書記

    副組長:宋  磊  市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

    成  員:孫福斌  財政局局長、黨組書記

    姜中華  交通運輸局局長、黨組書記

    段英鵬  農業農村局局長、黨組書記兼鄉村振興局局長

    王  慶  自然資源局局長、黨組書記

    袁  軍  公安局黨委副書記、政委

    陶  剛  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黨組書記

    鄭永剛  應急管理局局長、黨組書記

    畢建武  水利局局長、黨組書記

    于曉東  文旅局局長、黨組書記

    馬傳棟  城區街道辦事處主任

    于  鵬  夏村鎮鎮長

    張曉巖  乳山口鎮鎮長

    李昱鵬  海陽所鎮鎮長

    劉  杰  白沙灘鎮鎮長

    李  傲  大孤山鎮鎮長

    王  飛  徐家鎮鎮長

    矯學順  南黃鎮鎮長

    段  鵬  馮家鎮鎮長

    丁  林  下初鎮鎮長

    馬軍磊  午極鎮鎮長

    李  山  崖子鎮鎮長

    王洪峰  諸往鎮鎮長

    邵  鵬  育黎鎮鎮長

    劉偉杰  乳山寨鎮鎮長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交通運輸局,姜中華兼任辦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