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市人民政府
關于印發乳山市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落實方案的通知
乳政發〔2024〕8號
各鎮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濱海新區(銀灘旅游度假區)、經濟開發區、城區街道辦事處:
現將《乳山市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落實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乳山市人民政府
2024年8月5日
(此件公開發布)
乳山市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
以舊換新工作落實方案
為深入貫徹國家、省、威海市關于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決策部署,根據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鼓勵先進、淘汰落后,標準引領、分類施策,促進先進設備生產應用、先進產能比重提升,推動高質量耐用消費品更多進入居民生活,暢通資源循環利用鏈條,大幅提高經濟循環質量和水平,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以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擴大有效益的投資、激發有潛能的消費。
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0.4萬輛以上,國三及以下非營運柴油貨車基本淘汰;報廢汽車規范回收拆解量達到1.5萬輛,二手車交易量與新車銷售比值達到0.8:1,廢舊家電回收量較2023年增長15%。
到2027年,工業、農業、建筑、交通、教育、文旅、醫療等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8%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超過92%;報廢汽車回收量較2023年增加約1倍,二手車交易量較2023年增長45%,廢舊家電回收量較2023年增長30%。
二、實施高水平工業技改行動
1.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聚焦化工、輕工、建材、紡織服裝、機械等重點產業,支持工業企業更換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先進設備,提升工業企業裝備水平。〔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各鎮區(街道)。以下均需各鎮區(街道)負責,不再一一列出〕
2.開展產業數據賦能。積極參與“工賦威海?數智引航”行動,提升企業數字化水平,分層次培育一批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場景)。加快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持續打造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和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示范等省、威海市級試點示范。到2025年,培育市級以上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場景)達到22個;到2027年,培育省級5G示范應用場景數量2個以上,市級以上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場景)達到28個。(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3.推動企業綠色化轉型。提升重點行業用能設備能效水平,應用推廣節能、節水、環保等先進技術裝備,推動電機、泵、變壓器、鍋爐等重點用能設備更新換代,鼓勵企業開展能效、水效對標,推動重點用能、用水設備升級,爭創行業能效、水效領跑者。到2025年,累計建成省級以上綠色工廠4家以上;到2027年,累計建成省級以上綠色工廠6家以上。(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和改革局;責任單位:市應急管理局、市市場監管局、威海市生態環境局乳山分局)
三、實施多領域裝備更新行動
4.引導老舊農業機械更新。繼續實施農機報廢更新補貼政策,認真落實新一輪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鼓勵農戶淘汰報廢老舊農機具。推廣使用智能終端和應用智能作業模式,深化北斗系統在農業生產中的推廣應用。到2025年,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7%;到2027年,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7.5%。統籌已有烘干設施裝備改造提升,淘汰燃煤型糧食烘干設備,推動糧食烘干燃煤熱源更新改造。(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5.深化交通運輸設備更新。鼓勵混凝土攪拌車更新時,優先使用新能源車。按照規定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非營運柴油貨車。新增和更新的公交車、巡游出租汽車(應急救援車輛除外)優先使用新能源汽車。支持老舊新能源公交車和動力電池更新換代,2025年底完成乳山公交純電動動力電池組更換。引導企業提前更新高耗能高排放老舊船舶,支持電動、LNG等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動力船舶發展。(牽頭單位: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威海市生態環境局乳山分局;責任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海洋發展局)
6.加速建筑領域設備更新。推動城區供暖設施改造提升,2024年改造換熱站10座、管網2.8公里;推進小區清潔取暖項目,2024年新增清潔取暖面積15萬平方米;加快燃氣等老化管道和設施建設項目進度,2024年更新管網2.3公里。加快推進乳山市城區排水防澇綜合治理項目建設,實施排水暗渠改造、雨水管道鋪設、河道排水能力提升等,提升城市排水防澇能力。持續推進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加快更新不符合現行產品標準、安全風險高的老舊住宅電梯,提升安全可靠水平。積極推進乳山市供水管網更新改造,提標改造需要淘汰、能效低的自來水廠機械設備和二次供水設施等。持續推進老舊供水管網改造,公共管網漏損率控制在7.9%以內。組織污水企業更新改造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再生水廠、污泥處置、污水提升泵站等設施中能耗高的各類機械設備。(牽頭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
7.提高教育文旅設備水平。鼓勵山東外事職業大學、威海機械工程高級技工學校更新購置先進教學科研儀器設備,提升教學科研水平。認真執行學科教學裝備配置標準,努力做好全市中小學校(含幼兒園)教學裝備和教學儀器配置及更新工作。鼓勵銀灘·海洋公園、潮汐湖水上“海上”國民運動中心等游樂場所的游樂設施更新改造;引導大乳山景區、福如東海游艇俱樂部等旅游裝備和數字文化新業態設備更新購置,積極支持文化場館、演出機構推進設備購置更新,提高科技化、智慧化發展水平。實施全民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行動,加快體育設施智慧化升級。到2027年,累計建設室外智慧健身路徑2處。(牽頭單位:市教育和體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
8.增強衛生領域設備配置。推進醫療衛生機構裝備和信息化設施迭代升級,鼓勵市醫院、中醫院等醫療機構加快醫學影像、放射治療、遠程診療、手術機器人等醫療裝備更新改造。推動中醫院、康寧醫院等醫療機構病房改造提升,補齊病房環境與設施短板。實施村衛生室改造提升行動,全面優化硬件配備。加快更新醫療衛生機構康復、護理設備。到2025年,全市重點改造67所村衛生室實現“五有三提升”,到2027年,全市村衛生室普遍實現“五有三提升”。(牽頭單位:市衛生健康局)
四、開展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
9.開展汽車以舊換新。推動政府采購公務用車更新應用新能源車。每年舉辦2場以上汽車促消費活動,激發全市汽車消費潛能。依法依規淘汰符合強制報廢標準的老舊汽車。(牽頭單位:市商務局;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財政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機關事務服務中心、威海市生態環境局乳山分局)
10.開展家電以舊換新。深入貫徹落實威海市家電以舊換新政策要求,舉辦“家電品質消費季”主題活動,指導家電銷售企業開展以舊換新、綠色智能家電下鄉等消費促進活動。通過政府支持、企業讓利等方式,組織智能家電銷售企業開展促銷活動。釋放消費活力,促進消費提質擴容。(牽頭單位:市商務局;責任單位:市發展和改革局)
11.開展家裝消費品換新。舉辦威海家居消費季、家博會等展銷活動,開展家居換新促銷讓利活動,支持舊房裝修、廚衛等局部升級改造和居家適老化改造。鼓勵企業打造線上線下家裝樣板間,推動樣板間進商場、進社區、進平臺。推動智能家居體驗館等下沉,推廣集成場景化定制,促進智能家居消費。(牽頭單位:市商務局;責任單位:市發展和改革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五、實施高效能循環利用行動
12.完善廢舊物資回收體系。積極推進廢舊物資回收網點與生活垃圾分類網點“兩網融合”。探索開展“互聯網+回收”,支持耐用消費品生產銷售企業、共同配送企業建設逆向物流體系。鼓勵大型回收企業與回收站點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提供更加優質的交投交售服務。推進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體系建設,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扶持。鼓勵企業引進先進管理經驗和技術手段,全面構建集約化回收拆解體系;到2025年年底,報廢機動車規范回收拆解量達到1.5萬輛。(牽頭單位:市發展和改革局、市商務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威海市生態環境局乳山分局)
13.加快推動裝備再制造和梯次利用。鼓勵現有再制造企業提質升級,探索在風電、光伏等領域開展再制造業務,適時啟動老舊風機改造工作。有序推動風電光伏、動力電池等產品設備及關鍵部件梯次利用。(牽頭單位:市發展和改革局;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14.促進二手商品交易。引導二手車行業經營者誠信經營,積極探索“線下+線上”新模式;做好二手車經銷企業備案,提升服務效能。培育二手車出口企業,加大境外對接信息和政策宣傳,拓展二手車出口業務。(牽頭單位:市發展和改革局、市商務局;責任單位:市公安局、市市場監管局)
15.推動資源高水平再生利用。支持再生資源加工利用,規范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行業管理,持續提升廢有色金屬利用技術水平,加強稀貴金屬提取技術研發應用,確保年內威海恒邦貴金屬綜合回收項目開工建設。加強再生資源綜合利用,推動乳山市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和再生資源分揀中心建設轉型升級。(牽頭單位:市發展和改革局;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威海市生態環境局乳山分局)
六、實施產品供給能力升級行動
16.有效壯大先進產能。錨定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重點需求領域,聚焦海上風電裝備制造、金屬精煉及深加工、汽車零部件、麻紡織等優勢產業,打造一批質量過硬、市場公認的“乳山名品”,增強高端產品供給能力。(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發展和改革局)
17.有效提升產品質量。聚焦裝備制造、紡織服裝、食品加工等優勢產業,推動汽車零部件、服裝面料、水產品等重點產品質量水平提升,引導企業不斷擴大優質產品和服務市場,增強產品競爭力。(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發展和改革局、市科技局)
18.有效提升創新能力。聚焦我市現代海洋、現代農業等優勢產業,支持企業開展“卡脖子”關鍵技術攻關。實施“揭榜掛帥”核心技術攻關行動,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提升裝備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推動創新產品迭代升級。充分利用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山東大學(威海)、齊魯工業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資源,持續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引進推廣一批科技成果,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切實打通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邁向市場的“最后一公里”。(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發展和改革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19.有效提升產品質量品牌。實施質量品牌提升工程,健全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綜合服務體系,開展質量基礎設施助力產業鏈供應鏈質量聯動提升試點,指導企業申報高端化品牌,引導支持企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持續推進“好品山東”品牌建設,利用“質量月”“中國品牌日”等活動做好宣傳推介工作,激發消費品以舊換新內生動力。(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市場監管局)
七、實施新標準提升應用行動
20.完善產業標準體系。圍繞全市重點產業鏈,實施標準化強鏈工程,培育和發展企業聯合標準。鼓勵企業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健全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標準體系。開展國家智能制造標準應用試點建設。(牽頭單位:市市場監管局;責任單位:市發展和改革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威海市生態環境局乳山分局)
21.提升產品技術標準。支持企業參與制定消費品相關國家標準,促進安全、健康、性能、環保等標準升級。嚴格質量安全監管,大力開展綠色認證、高端認證、碳足跡認證。(牽頭單位:市市場監管局;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
八、保障措施
22.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完善工作推進機制,加強統籌協調,各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分領域細化配套政策,抓好項目謀劃儲備,做好宣傳引導工作,穩妥有序推進工作實施,持續跟蹤問效。(牽頭單位:市發展和改革局;責任單位:市有關部門、單位)
23.加大財政支持。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特別國債等國家資金支持符合條件的設備更新、以舊換新、循環利用和標準提升等項目。統籌用好國家和省市相關資金,全力支持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充分發揮政府采購引領作用,推動黨政機關、教育、醫療等公共機構,在單位換新采購中按規定強制或優先采購綠色產品。圍繞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等重大國家戰略落實情況開展財會監督,提高資金使用有效性和精準性,確保財政資金規范安全高效使用。(牽頭單位:市財政局;責任單位:市發展和改革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
24.落實稅收優惠。精準高效落實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加大企業購進設備、器具加速折舊,購置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投資額抵免等優惠政策的落實力度。推廣資源回收企業向自然人報廢產品出售者“反向開票”做法。持續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對資源綜合利用企業的發票開具、納稅申報做好全方位宣傳輔導。(牽頭單位:市稅務局)
25.優化金融服務。優化多元融資支持政策,用好再貸款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的支持。深化金融伙伴機制,推動金融機構加大對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領域的融資支持力度。引導金融機構立足乳山實際,對接綠色項目、綠色企業、綠色園區、綠色工廠和綠色供應鏈等,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加強金融支持。(牽頭單位: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乳山監管支局;責任單位:市發展和改革局、市財政局)
26.提升要素保障。持續落實“要素跟著項目走”機制,加強對企業技術改造項目能耗要素保障,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不改變用途的前提下,現有工業企業通過廠房增加、廠區改造、內部用地整理等途徑,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積率,不再增收土地價款。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統籌考慮環衛設施等公用設施用地需求,合理布局環衛設施等公用設施用地。(牽頭單位:市發展和改革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附件:乳山市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專班名單及工作職責
附件
乳山市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
以舊換新工作專班名單及工作職責
為扎實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力促全市經濟轉型升級和城鄉居民生活品質提升,經市政府研究同意,成立乳山市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專班。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組織架構
組 長:劉培根 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
副組長:張新龍 市發展和改革局黨組書記、局長
成 員:欒 頻 市發展和改革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
孫洪斌 市教育和體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高 偉 市科技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宋校政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市工業和信息化發展中心主任
劉 浩 市公安局黨委委員
于曉蓉 市財政局黨組成員、財政績效評價中心主任
楊 勇 市自然資源局副局長(正科級)、黨組成員、一級主任科員
李俊卿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成員
趙春暉 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市交通運輸事務服務中心主任
蔣德強 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李 強 市海洋發展局黨組成員、海洋經濟發展中心主任
孫 婧 市商務局黨組成員、商務發展中心副主任
姜子華 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殷宗震 市計劃生育協會副會長
蘇國洪 市應急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
宮洪波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市市場監督管理綜合服務中心主任
杜 超 市供銷社監事會副主任
于福盟 市機關事務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
宋 波 市生態環境事務服務中心主任
連曉華 乳山供電公司副總經理
李松濤 市稅務局黨委委員、副局長
宮云山 國家金融監管總局乳山監管支局籌備組成員
侯世俊 市大數據中心副主任
二、工作職責
(一)工作專班職責。貫徹落實國家、省、威海市關于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決策部署,發揮統籌協調作用,部署重點工作;建立專項項目庫,抓好項目謀劃儲備,完善要素保障,統籌推動項目落地實施;加強部門會商協作和跟蹤問效,指導督促各鎮區和各有關部門落實相關任務,協調解決工作推進中的重大問題。
(二)工作專班辦公室職責。辦公室設在市發展和改革局,承擔工作專班日常工作。根據工作實際需要,抽調部分成員單位人員集中辦公,不定期召開全體成員會議、部分成員會議;督促落實工作專班會議議定事項;完成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三)成員單位職責。各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切實做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落實各項工作任務和議定事項;加強溝通對接,深化會商協作,形成工作合力。